2025-03-16 週記

2025-03-16 週記
Photo by Florian Olivo / Unsplash

手術技術學習曲線

週五早上全院演講,外科部長分享了這篇研究,分析了他在住院醫師時期,學習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的各種數據,在完成 30 例手術後,技術開始達到比較穩定的狀態,完成手術的時間顯著減少。

這個題目還滿有趣的,剛好最近開始學習肝癌的經導管動脈化學栓塞術(TACE),也許之後開始可以獨立操作時也能試著統計看看,了解一下自己的學習曲線。

Vibe Coding

受到林協霆大大的影響,試用了 Windsurf 這個 IDE,然後就出現了上一篇文章的內容,後續在依然完全不會 Lua 語言的狀態下,搭配 Claude 3.7 Sonnet 寫了兩個腳本,取代了原本在使用的兩個軟體 (EspansoItsycal)。

回頭翻了一下自己的 GitHub,上一次的 commit 已經是 2018 年的事了。時隔七年,coding 能力可以說是完全歸零,但在這個時代,已經可以使用自然語言跟 LLM 溝通,它啪啪啪地就能幫你把程式碼寫好,並且順利執行,真的十分舒服。

不過在對程式碼不熟悉的狀況下,完全交給 AI 做事,心裡還是蠻虛的。如上述的小工具應該是還好,但如果是大一點的專案,假設對程式語言和軟體開發流程沒有一定了解的話,實在是很難評斷和介入 AI 所寫的 code,後續的可維護性和可靠性也就打了個大大的問號。我想 Andrej Karpathy 提出的 Vibe Coding 概念,在未來的某一天終究會到來,但在那之前,還是要先打好穩固的 coding 基礎為妙。

BTW,推薦下面這個影片,完整講解了使用 AI-assisted IDE 進行開發的流程,我覺得蠻有幫助的: